买化塑2018-12-26 17:10:24
塑料,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到大都会接触的东西,小到塑料袋、奶瓶、饮料瓶、饭盒、保鲜膜,大到农膜、家具、电器、3D打印,甚至火箭、导弹,无不浮现着塑料的身影。在期货市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也是深受产业链人士关注的品种。
塑料——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或不加入其他配合材料(助剂)构成的,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可塑的高分子材料。它是世界三大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三大高分子材料是塑料,橡胶,纤维)。塑料的英文名是plastic,俗称:塑胶。
塑料的基本原料是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它是从石油、天然气或煤裂解物中提炼和合成出来的人造树脂。
按塑料的应用分类,可以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通用塑料:产量大、价格低、性能一般。(如:PE、PP、PVC、PS、ABS等)
工程塑料:优异的综合性能,可作结构性材料。(如:PC、POM、PA、PET、PBT等,工程塑料的产量相对较少,价格较贵)。
聚乙烯(PE)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是合成树脂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其生产能力长期居各塑料品种的第一位。聚乙烯树脂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中密度聚乙烯(MDPE)。
聚乙烯在我国应用相当广泛,薄膜是其最大的用户,约消耗低密度聚乙烯77%,高密度聚乙烯的18%,另外,注塑制品、电线电缆、中空制品等都在其消费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五大通用树脂中PE的消费量位居第一。聚乙烯可以吹塑成型制造各种瓶、罐及工业用槽、桶等容器;注射成型制造各种盆、桶、篮、篓、筐等日用盛器、日用杂品和家具等;挤出成型制造各种管材、捆扎带以及纤维、单丝等。此外,还可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的包覆材料和合成纸。在众多的应用中,聚乙烯最主要的两个消费领域就是管材和薄膜。随着城市建设、农用薄膜及各种食品、纺织品和工业品包装业的发展,这两个领域的发展也越来越广阔。
未来聚乙烯树脂的应用领域仍将集中在包装、农业、建筑和电线电缆等方面。其中薄膜仍是聚乙烯的最大用途。
全球乙烯58%用来生产聚乙烯,中国的比例约为67%。聚乙烯的生产装置基本是一体化装置,源头分别是石脑油和乙烷气,中国的生产装置90%以上是石脑油法。
产业链图
LLDPE生产流程
注:对于LDPE和HDPE的成本计算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计算公式,考虑到原料构成和生产设备的差异,总体成本LDPE>HDPE>LLDPE,LLDPE比HDPE略低,LDPE成功较高。
石脑油法
LLDPE生产成本=石脑油CFR日本中间价*美元中行汇买价*1.35*(1+17%)+1300
HDPE生产成本=石脑油CFR日本中间价*美元中行汇买价*1.35*(1+17%)+1450
LDPE生产成本=石脑油CFR日本中间价*美元中行汇买价*1.35*(1+17%)+1800
乙烷气法
乙烷气法制乙烯的成本约为石脑油法的1/3,聚合成本一致
甲醇法
LLDPE生产成本=甲醇价格*3+1300
春季地膜:每年12-1月是春季地膜生产的开始时间,在2-3月份进入生产旺季,其后的3月中旬至五一前,是春季地膜的销售旺季。
棚膜生产:开始于每年的6-7月,进入8月份后,由山东省开始,棚膜销售陆续步入旺季,经销商采购量放大,棚膜的生产也在9-10月份达到最旺的季节。棚膜的生产一般会持续到春节。
大蒜地膜:生产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开始,时间大约维持一个月,目前全国大蒜地膜需求量在3万吨左右。
进入5月份,多数农膜生产企业停产,机器检修。
我国聚乙烯行业通过近几年不断发展,截至目前装置年产能达到1390万吨。在十二五期间仍有成都炼化、中科炼化、山西焦化等装置投产,到十二五末期,聚乙烯产能将达到1800万吨。国内主要生产厂家主要形成了中石油、中石化和合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中石化产能在382万吨,占比27.48%,中石油产能在514万吨,占比36.98%,合资企业产能在494万吨占比35.54%。2013年的聚乙烯国产量在1030万吨,表观需消费在1790万吨,仍存在700多万吨的缺口。不得不依托进口,因此进口料依托其相对较高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占据了我国聚乙烯市场的重要的比例。但是随着国内产能的扩大,聚乙烯原料的对外依存度逐渐降低,目前保持在44%左右。并且随着十二五期间烯烃原料的多元化,我国的自给率将大幅提高。